新聞資訊
新聞資訊
聯系我們
手機:4001-123-022
電話:4001-123-022
郵箱:tjviyee@VIP.163.com
地址:天津市東麗區華明**產業區華興路15號A座
行業新聞
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配備的物鏡是什么樣的
- 作者:微儀管理員
- 發布時間:2025-10-21
- 點擊:8
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物鏡作為核心光學元件,其設計需滿足高分辨率、寬波長適配及多維成像需求,具體特性可從以下維度解析:
一、高數值孔徑與分辨率優化
物鏡的數值孔徑(NA)直接影響成像分辨率和光收集效率。共聚焦物鏡通常采用復消色差設計,NA范圍覆蓋0.15至1.4,例如10×干鏡NA≥0.45、63×油鏡NA≥1.4。高NA值可突破衍射極限,實現XY方向120nm、Z方向350nm的分辨率,支持納米級結構解析。油鏡通過浸油匹配折射率,減少光散射;水鏡則適配活細胞成像,避免樣本脫水。
二、工作距離與樣本適配性
物鏡工作距離隨放大倍數和NA調整。低倍物鏡(如20× NA0.75)工作距離可達660μm,適配厚樣本或需調整角度的觀察;高倍物鏡(如60× NA1.4)工作距離約170μm,需精確控制以避免樣本損傷。蓋玻片厚度(通常0.17mm)和浸液折射率需嚴格匹配物鏡設計參數,否則會引入球差或色差,降低圖像質量。
三、像差校正與波長適配
物鏡需校正色差、球差等光學像差,確保多波長激光(如405nm、488nm、561nm)的**激發。復消色差設計可覆蓋紫外至近紅外波長范圍(405-1000nm),支持熒光染料(如DAPI、GFP、TRITC)的多色標記。部分物鏡配備溫度/厚度補償功能,適應活細胞或不同溫度下的成像需求,減少熱漂移和機械振動干擾。
四、放大倍數與觀察模式
物鏡放大倍數范圍通常涵蓋2.5×至150×,支持從宏觀形貌到納米結構的跨尺度觀察。低倍物鏡用于快速掃描樣本整體結構,高倍物鏡則深入解析細胞器、亞細胞結構等細節。配合可變倍光學系統(如1-8倍變焦),可實現從微米到毫米級視野的靈活切換,適配不同實驗需求。
五、特殊設計與功能擴展
共聚焦物鏡常集成平場校正,確保視野邊緣清晰度;部分型號支持DIC(微分干涉)模式,增強對比度。針對活細胞成像,物鏡需適配溫控培養裝置,維持樣本活性。此外,物鏡需與共聚焦系統的針孔、探測器協同工作,通過光學切片技術實現三維重構,支持時間序列、光譜掃描等多維成像模式。
六、標準化與質量控制
物鏡設計需符合國際計量標準(如ISO 17636-2),確保溯源性。生產過程中需通過嚴格的光學測試(如分辨率、畸變校正),并配備校準工具(如標準光柵、熒光珠)進行性能驗證。長期使用中需定期清潔鏡面,避免灰塵或油脂影響成像質量,并通過軟件算法補償機械誤差或光漂白效應。
綜上,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物鏡通過高數值孔徑、精確的像差校正、寬波長適配及多維成像能力,成為實現納米級分辨率、三維重構及動態觀測的核心組件,在生物醫學、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- 上一篇:顯微鏡目鏡的存放環境介紹
- 下一篇:沒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