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資訊
新聞資訊
- 體視顯微鏡的物鏡維護難不難?從日常保養(yǎng)到故障排除的實用指南
- 體視顯微鏡的物鏡維護難不難
- 熒光顯微鏡的物鏡種類介紹:從基礎設計到功能特性的全面解析
- 體視顯微鏡物鏡的分類、特性及適用場景解析
- 金相顯微鏡適合使用的目鏡有哪些
聯(lián)系我們
手機:4001-123-022
電話:4001-123-022
郵箱:tjviyee@VIP.163.com
地址:天津市東麗區(qū)華明**產(chǎn)業(yè)區(qū)華興路15號A座
行業(yè)新聞
物鏡有哪些種類?
- 作者:微儀管理員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19
- 點擊:53
物鏡作為顯微鏡的核心光學組件,其種類與功能的多樣性直接決定了顯微成像的質(zhì)量與應用范圍。本文將從校正類型、功能特性、工作距離、光學設計等維度,系統(tǒng)解析物鏡的分類體系,揭示各類物鏡在科研與工業(yè)中的獨特價值。
一、按色差校正程度分類
1. 消色差物鏡(Achromat)
校正能力:校正紅、藍兩色光的軸向色差和球差,對綠光像場彎曲未完全校正。
特點:結構簡單,成本低,透光率高,適合常規(guī)明場觀察。
應用場景:教學實驗室、基礎材料形貌分析。
2. 半復消色差物鏡(Semi-Apochromat/FL)
校正能力:校正紅、藍、綠三色光的色差和球差,像場彎曲優(yōu)于消色差物鏡。
特點:成像質(zhì)量接近復消色差物鏡,性價比高,支持中等分辨率需求。
應用場景:熒光顯微鏡、相差顯微鏡、常規(guī)科研觀察。
3. 復消色差物鏡(Apochromat/APO)
校正能力:全光譜色差校正(紅、藍、綠及紫光),球差和像場彎曲校正更優(yōu),數(shù)值孔徑(NA)高。
特點:色彩還原**,分辨率和對比度極高,但價格昂貴。
應用場景:高分辨熒光成像、共聚焦顯微鏡、活細胞動態(tài)觀察。
二、按功能特性分類
1. 相差物鏡(Phase Contrast)
功能:內(nèi)置環(huán)形相位板,通過光波相位差增強透明樣本對比度。
應用場景:活細胞觀察、未染色生物樣本分析(如細菌、細胞培養(yǎng))。
2. 微分干涉物鏡(DIC)
功能:與偏振光系統(tǒng)配合,將樣本表面高度差轉換為明暗對比,呈現(xiàn)三維立體感。
應用場景:材料表面形貌分析、細胞膜結構研究、透明樣本無染色觀察。
3. 熒光物鏡(Fluorescence)
功能:高透光率(紫外至近紅外波段),鍍膜減少自發(fā)熒光,適配熒光標記技術。
應用場景:免疫熒光、GFP標記細胞、熒光共振能量轉移(FRET)。
4. 偏光物鏡(Polarizing)
功能:裝配應力補償裝置,消除偏振光干擾,專用于各向異性材料分析。
應用場景:礦物相鑒定、液晶取向分析、應力分布檢測。
5. 多功能物鏡(U系列)
功能:集成相差、DIC、熒光等多種觀察模式,支持多場景切換。
應用場景:G端科研平臺、需要靈活觀察的實驗設計。
三、按工作距離與樣本適配性分類
1. 普通物鏡
工作距離:短(數(shù)毫米),適合觀察切片或固定樣本。
限制:無法直接觀察培養(yǎng)皿或厚樣本。
2. 長工作距離物鏡(LD)
工作距離:長(可達10.6mm),支持培養(yǎng)皿、工業(yè)檢測等場景。
功能:通過修正環(huán)或特殊玻璃蓋帽,適配0~2mm厚度蓋玻片。
3. 浸液物鏡
類型:油浸(Oil)、水浸(Water)、甘油浸(Glyc)等。
功能:通過浸液(如香柏油、水)增大數(shù)值孔徑(NA≥1.4),提升分辨率。
應用場景:高倍率觀察(如100×油鏡)、活體樣本動態(tài)追蹤。
四、按光學系統(tǒng)設計分類
1. 有限遠物鏡(Finite Correction)
光路設計:基于固定機械筒長(如160mm),需與特定鏡筒匹配。
特點:傳統(tǒng)顯微鏡標配,成本低,但兼容性有限。
2. 無限遠物鏡(Infinity-Corrected)
光路設計:光束平行(標記“∞”),通過鏡筒透鏡(Tube Lens)聚焦。
特點:兼容性高,可靈活添加熒光模塊、DIC棱鏡等中間組件。
五、特殊用途物鏡
1. 平場物鏡(Plan)
功能:通過厚透鏡或復雜透鏡組校正場曲,實現(xiàn)視場平坦化。
子類:
平場消色差(Plan Achromat):視場平坦,適合顯微照相。
平場復消色差(Plan Apochromat):全光譜校正,視場均勻性Z佳。
2. 紫外物鏡(UV)
材料:使用石英或氟化鈣透鏡,透紫外光(波長<400nm)。
應用場景:紫外顯微光譜分析、半導體缺陷檢測。
3. TIRF專用物鏡
功能:大數(shù)值孔徑(NA≥1.45),支持全內(nèi)反射熒光顯微鏡(TIRFM)。
應用場景:細胞膜表面事件研究、單分子成像。
六、分類對比與選擇指南
分類維度 | 類型 | 核心特點 | 適用場景 |
色差校正 | 消色差物鏡 | 成本低,適合基礎觀察 | 教學、常規(guī)材料分析 |
復消色差物鏡 | 高分辨率,色彩**,價格昂貴 | G端科研、熒光成像 | |
功能 | 相差物鏡 | 增強透明樣本對比度,無需染色 | 活細胞觀察 |
DIC物鏡 | 三維立體成像,適合透明樣本 | 材料形貌分析 | |
工作距離 | 長工作距離物鏡 | 適配培養(yǎng)皿,避免樣本接觸 | 工業(yè)檢測、活體樣本 |
光學設計 | 無限遠物鏡 | 兼容性強,支持多模塊擴展 | G端科研平臺 |
選擇依據(jù):
基礎觀察優(yōu)先消色差物鏡;
熒光或高分辨需求選復消色差物鏡;
活細胞或透明樣本用相差/DIC物鏡;
工業(yè)檢測或厚樣本需長工作距離物鏡。
物鏡的種類繁多,從色差校正、功能特性到光學設計,每一類物鏡都針對特定場景優(yōu)化。消色差物鏡以低成本滿足基礎需求,復消色差物鏡則以J致性能支撐前沿科研;相差與DIC物鏡突破透明樣本觀察局限,長工作距離與浸液物鏡則擴展了工業(yè)與活體樣本的應用邊界。理解這些分類邏輯,可幫助用戶**選擇適配工具,釋放顯微成像的無限潛力。